【www.associatedgynreno.com--試卷】
試卷是紙張答題,在紙張有考試組織者檢測考試者學習情況而設定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試題。 也可以是資格考試中用以檢驗考生有關知識能力而進行人才篩選的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四川樂山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2023年四川樂山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1.典籍承載中華文脈,思想塑造軸心文明。下圖所示典籍記錄了中國古代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這位教育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
2.泱泱巴蜀,巍巍天府。以下是部分先賢治蜀的事跡,將其按時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序號 | 人物 | 朝代 | 官職 | 政績 |
① | 李冰 | 秦國 | 蜀郡郡守 | 主持修建都江堰,此后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
② | 文翁 | 西漢 | 蜀郡太守 | 創辦郡學石室,發展教育,自此“蜀學比于齊魯” |
③ | 諸葛亮 | 蜀漢 | 丞相 | 勵精圖治,注重農桑,鞠躬盡瘁,公忠體國 |
④ | 范成大 | 南宋 | 四川置制使 | 表彰名士,善于教化,政績斐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3.以下是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描述某時期的關鍵詞:“李世民與武則天”“盛唐氣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中心——長安”。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4.文化發展與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下圖中南北方人才比重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清社會文化繁榮???????????????????? B.科舉考試快速發展
C.南方政局更加穩定???????????????????? D.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5.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泵髑鍟r期的“一代之文學”是(????)
A.雜劇???????????? B.散文???????????? C.小說???????????? D.戲曲
6.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課程內容結構有助于歷史學習。下圖中▲應該填寫的是(????)
中國歷史 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近代?? ▲ 現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 人類社會的不斷演進 | 世界歷史 古代??區域文明的多元發展 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現代??戰爭與革命、和平與發展 |
A.反抗封建專制的過程?????????????????? B.學習西方技術、政治制度的歷程
C.反抗帝國主義的過程?????????????????? D.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程
7.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詔書,宣布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材料中出現的紀年方法共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8.戰爭期間,四川出兵超過300萬人,每15個人中就有1個參軍,川軍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南昌會戰、滇緬會戰等大小會戰28次,傷亡人數達60余萬,為戰爭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勛。這場“戰爭”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
9.據某年《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辈牧戏从钞敃r(????)
A.人民期盼新生政權???????????????????? 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
C.祖國大陸實現統一???????????????????? 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10.下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北京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總社發給北京第一食品生產合作社的入社批準書”。這件文物可以作為研究三大改造的(????)
??
A.口述史料???????? B.間接史料???????? C.音像史料???????? D.實物史料
1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下圖所示內容的主題是(????)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 B.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12.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他們生活在(????)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臘???????? D.古代羅馬
13.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促進了物種交換。下圖中的“新世界”指的是(????)
??
A.美洲???????????? B.亞洲???????????? C.歐洲???????????? D.非洲
14.出版于19世紀中期,提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著作是(????)
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
C.《資本論》??????????????????????????? D.《共產黨宣言》
15.20世紀上半葉,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其中發生在非洲地區的是(????)
A.納米比亞的獨立?????????????????????? B.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C.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后,美國一些理論家提出:如果世界趨向一種共同語言,它應該是美式英語;如果世界正在由電視、廣播和音樂聯系在一起,那節目同樣也應該是美國的;如果共同的價值觀正在形成,它應該是符合美國人愿望的價值觀。這種論調本質上體現的是(????)
A.維護世界和平???????????????????????? B.尊重文化多樣性
C.文化霸權主義???????????????????????? D.政治多極化趨勢
17.歷史大河奔騰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輝,人類構建了文明發展的共同理念和觀照世界的獨特方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郵票《殷代銅器》
(1)材料一中的銅器屬于哪個朝代?概括這一時期銅器的特點。
材料二
????????
?①珍妮紡紗機?????????????????????②汽車????????????????③蒸汽機車??????????????????④電燈
(2)將材料二中的科技成果對應兩次工業革命進行分類(寫出序號即可)。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指出兩次工業革命之間的變化。
材料三??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構建新型舉國體制,組建國家實驗室,分批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的原因。
(4)作為新時代中國少年,請談談你能為國家科技創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8.五百年來滄海橫流,世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求索著“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奶煜麓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國崛起】
材料一??某國發展簡史(部分)
開始時間 | 主要史事 |
1475-1500年 | 復興運動,包括這個運動的政治和經濟、藝術和知識面貌方面 |
1525-1550年 | 宗教改革 |
1550-1575年 | 海外擴張,從海盜行為開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世界范圍的國際貿易,熱帶屬地的占有,在海外溫帶地方建立了新的使用英語的社會 |
1675-1700年 | 責任制議會政府的建立 |
1775-1800年 | 工業體系的建立 |
——摘編自湯因比《歷史研究》(1)指出“某國”是哪個國家。選擇材料中一件史事,說明其對該國的影響。
【舊邦新命】
材料二??以下是樂樂同學閱讀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時所做的摘要。
事件: ① 主題:自強求富,中體西用 摘要: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主其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 | 事件:辛亥革命主題: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摘要:經過庚子以來十年的千曲萬折之后,歷史在革命、改良、民變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間終于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革命派以一往無前之氣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數千年帝政之命。 | 事件:新文化運動主題: ② 摘要:新文化運動則使中國人從以孔子儒家為軸心的傳統文化的束縛下掙脫出來,追求個體從大家庭中沖決出來取得自由平等獨立的權利和地位。 |
(2)完善材料二中①②的內容。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休戚與共】
材料三??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3)假如聯合國即將召開大會,討論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請你圍繞“十字路口的抉擇”為大會擬一條標語,并作簡要闡釋。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從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千山萬水,創造了足以讓中國人民引以為豪的輝煌歷史。
??
(1)寫出材料中“千山萬水”的起點。
(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參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B
7.C
8.B
9.A
10.D
11.A
12.C
13.A
14.D
15.B
16.C
17.(1)商朝;品類豐富、造型優美、紋飾華麗、制作精巧。
(2)工業革命:①③;第二次工業革命:②④。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更加迅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場,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和資本進一步集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
(3)國家重視科技創新;國家和社會加大科研投入;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科技創新奠定了物質基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等。
(4)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科技素質;積極關心國家科技創新成果,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學習科技工作者精神,培養良好品格;放眼世界,了解國際科技創新動向等。
?
18.(1)國家:英國;
影響:如選擇史事:海外擴張;英國海外擴張對于英國的工業革命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其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市場和投資渠道,為英國的國家財富和實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選擇“工業體系的建立”;英國通過工業革命,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選擇材料中其他史事亦可)
(2)填空:①洋務運動;②民主與科學。
理解:由洋務運動的器物之變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制度之變,再到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之變。
(3)標語: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闡釋: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背景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脫離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個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努力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9.(1)起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2)事件: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觀點: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己任。
論述: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在中共一大上,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978年12月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使我國的經濟獲得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結論: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