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kaqe0"><output id="kaqe0"></output></var>
<var id="kaqe0"></var>

  • <optgroup id="kaqe0"></optgroup>

      <acronym id="kaqe0"><li id="kaqe0"></li></acronym>
        您的位置:首頁 > 資源分類 > 課件 > 正文

        202310的認識課件范文(通用5篇)

        【www.associatedgynreno.com--課件】

        【篇1】202310的認識課件

        教學目標:

        1、認識分母是10、100的分母

        2、會用分數表示幾分之幾米,幾分之幾元

        教學重點:對分母是10、100的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在數軸上表示數。

        教學準備:

        人民幣若干張、硬幣若干、米尺等學習用品、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體會意義

        1、師:現在你們的文具是越來越漂亮也越來越貴,這是老師在讀書時文具的價格,出示:

        鉛筆每支3角橡皮每塊1元鉛筆心每枝5分

        作業本每本5角信封一只8分信紙每張2分

        三角板每塊7角......

        師:看了這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板書:1分=元1角=元

        說明:因為1元=100分

        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

        1元=10角

        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

        3、請每位同學把以上七種學習用品以元作單位寫出分數來。(同桌校對)

        4、教師在投影儀中介紹米尺中的各種刻度、單位。

        讓學生在米尺中觀察:

        米尺平均分成10分,每分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分米,也可以寫成米。

        米尺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米的百分之一,也就是1厘米,可以寫成米。

        (為什么平均分為10份,每份是1分米......)

        5、以此類推,把1米平均分成10分,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寫作米。

        ......

        6、看書:P111例1和例2

        7、試一試:

        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分數

        4分米=()米6厘米=()米

        3角=()元9分=()元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填分數。P112(1)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8分米=()米7角=()元

        9分米=()米7分=()角

        4厘米=()分米4分=()元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米=()分米米=()厘米

        米=()毫米元=()角

        元=()分元=()角

        4、填圖:P112(4、5)

        四、總結

        五、作業:P112(2、6)

        【篇2】202310的認識課件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相鄰數。

        2、體驗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相鄰數的含義,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方法:

        情景學習法、游戲法、操作法。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1套、學具袋、羊羊數字頭飾、灰太狼頭飾。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隨音樂進入教室

        1、律動:一到十的手指操。

        2、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到數字王國里,和數字寶寶交朋友好嗎?

        二、談話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鄰居嗎?你旁邊和你挨住坐的兩個朋友是你的鄰居,請小朋友們說你旁邊的鄰居是誰好嗎?(指名說)小朋友們有鄰居,數字寶寶也有鄰居呢!數字王國的數字寶寶急著要和我們見面了,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出示數字卡片1——10)。

        2、教師打亂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認讀。

        3、請小朋友給數字寶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

        三、初步認識相鄰數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給數字寶寶找鄰居吧!

        (1)我們來看看數字寶寶2的鄰居是誰呀?2的前面是幾?(是1),2的后面呢?

        (2)數字寶寶5也想找鄰居了,小朋友們快幫幫他吧!

        (3)出示卡片9讓幼兒給9找鄰居。

        2、小結:剛才小朋友給數字寶寶們找到了鄰居,我們的寶寶們真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秘密,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相鄰數,前面一個后面一個,小朋友們可要記清楚了。

        3、師:數字寶寶很高興,他想考考我們大家,我們來看一看他給我們出了什么題?(課件出示說一說練習,指導幼兒完成)

        4、課件出示寫有門牌號的房子,請幼兒說說鄰居的門牌號是幾?

        四、拓展活動,加深幼兒理解。

        1、游戲:找朋友

        將幼兒每十人分為一組,每組幼兒將1―10的數字頭飾看好戴在頭上。教師請數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全體幼兒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找出來并按順序站成一排,告訴大家,數字3的好朋友是誰和誰,為什么?

        游戲前,教師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一遍,然后游戲繼續。

        2、游戲

        游戲規則:教師請10名幼兒扮演羊羊,給他們戴上寫有編號的羊羊頭飾,并請幼兒記住編號。教師扮演灰太狼。播放音樂《我只是一只羊》,音樂響起羊羊們在歡快的玩耍。音樂一?;姨蔷妥プ∫恢谎蜓?。并告訴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這只羊羊就要他的鄰居來才行。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每一個數字寶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鄰居,它們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快樂的生活著。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數字寶寶一樣,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篇3】202310的認識課件

        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過程與方法:

        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10的主題圖和練習九第2題插圖的課件、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1~9的數,不僅能夠正確數出1~9,還能讀、寫這些數,知道它們的大小和組成。那么比9大的數大家認識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

        2、板書課題:10的認識。

        二、學習新知識

        1、學習數數和認數。

        (1)在屏幕上出示第64頁上10的主題圖,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么?請同學們數一數。

        (2)學生數數,并交流自己數的結果。

        教師:畫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樣數的?

        學生:我先數9個小朋友,再數一個老師,一共數出10人。

        教師:大家數了9以后再數10,10是9后面的一個數。

        提問:畫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鴿子?(10只)

        (3)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再數畫面上的人數和鴿子的只數,數后交流。

        教師:剛才同學們又數了人數和鴿子的只數,結果怎么樣?在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剛才我又數了幾遍,還是10人和10只鴿子。在數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從什么地方數起,只要是一個挨著一個地數,不重數不漏數,結果總是一樣的。

        (4)讓學生試著兩個兩個地數,看結果是多少。

        (5)讓學生觀察第64頁上的點子圖,并數出圖上小圓點的個數。

        (6)隨著學生報結果的過程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0,并引導學生讀這個數。

        (7)學生擺學具:在桌面上擺出10朵花。

        2、學習10以內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1)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9顆珠子,再撥1顆;讓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一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9顆以后再撥1顆就是10顆的撥珠過程。

        (2)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頁上面的直尺;②讓學生在直尺從0開始依次讀出直尺上的數;③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說出10以內數的順序。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引導學生比較9和10的大小。

        ①學生數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中小圓點的個數。

        ②先讓學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數“10”,然后在○里填“”。

        ③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重點說出填寫時“想”的過程。

        3、學習10的組成。

        (1)學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們分成兩堆,并邊擺邊說: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擺小棒后,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擺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

        全班學生齊讀上面的10的組成。

        (3)引導學生推想10的另外的組成。

        教師:看到上面10的組成,你還能想到什么?請舉例說明。

        學生:看到一組組成,還可以想到和它有聯系的另外一組組成。如看到我馬上就想到了。

        學生由、、推想出另外幾組組成。

        (4)引導學生討論10的組成的記憶方法。

        教師:根據剛才推想10的組成的過程,怎樣去記憶10的組成?

        學生:學習時主要記住前面五種組成,其余幾種組成不必牢牢記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幾種組成推想出來。

        4、學習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10的字形,并說一說10的結構:10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左邊是“1”,右邊是“0”,合起來讀10。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1”,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在節上格子里練習寫10,教師作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數數。

        (1)數實物(數10根小棒、10個小圓片等)。

        (2)抽象數數:從1數到10;從10數到1。

        2、完成第65頁“做一做”的練習,先讓學生根據10的組成連線,然后交流連線的過程和想法。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練習九第1題,先由學生在數軸上的方框里獨立填數,然后交流自己填數時的“想”的過程,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

        2、完成第2題。在屏幕上出示衛星發射情景的畫面,并由學生模擬發射臺指揮員從10數到1發布發射命令。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電視上看到我國衛星發射時的情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數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完成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在表格里填10的組成,然后在完整地說一說10的組成。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2、學生說說自己本課時學習的主要收獲和存在的問題。

        3、教師對全課作小結。

        教學反思:

        一、根據學生特點創設學習情境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不久,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我將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用學生喜愛和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來組織學習,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愿望。

        二、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

        進入新授部分后,我充分利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孩子找10、擺10、撥10、猜一猜、對口令、拍手的游戲等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新知,進行操作練習,使學習成為牢牢吸引學生的一種愉快活動,當玩與學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時,孩子們手腦并用的同時,更得到了放松,在觀察與實踐中享受著數學帶來的收獲之樂。

        三、用積極、及時的評價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探求新知,更要利用自己多元、積極、及時的語言去給學生正確的評價,有效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去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通過評價讓學生學會怎樣聆聽、怎樣學習。在這樣的評價語言的影響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去思維和活動,敢于展示自己,一次次將教學推向高潮。

        四、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和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v觀全課,我們始終立足于學生的已有知識范圍去開展每一環節的活動,體驗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時刻存在于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設計了找生活中的10,身上的10。使數學課堂在自主化、信息化、活動化的同時,也體現出它的生活化。

        五、不足之處:

        1、寫10的指導,自己感覺1和0的寫法都學過,在寫之前沒有讓學生先回顧一下1和0的書寫要領,導致書寫效果不是很理想,課余要及時補充。

        2、在背10的組成時沒有強調規律記憶法,是個嚴重的失誤。(不能太高估學生,重復的也要說)

        【篇4】202310的認識課件

        一、初步認識線段

        1.感受線段的“直”

        師:村長交給了喜羊羊一個難題,(課件出示一曲一直兩條線段)你能來幫喜羊羊解答一下這兩條線哪一條更長嗎?

        根據學生反應,師: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比較呢?

        預設學生回答:把彎的那條拉直

        師:(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線)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學生展示)

        師:像這樣,“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這一段”就叫線段。線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見線段是直的。(黑板貼展示線段,直的)隨后指兩名學生指一指毛線哪一段是線段。(注:從左往右指和從右往左兩種指法)

        2.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師:你能從他手中的毛線上找到線段兩端的點嗎?指學生指出兩手捏住的地方。

        師:兩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師:現在同桌兩人互相合作,一個人拉住毛線,另一個人指出哪一段是線段,并說說端點在哪里。

        3.深入感受線段特點

        師:通過剛剛我們對線段的學習,你認識線段了嗎?預設學生踴躍說認識。

        師: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認識了。在是線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線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將這些線段分類呢?

        師:將不是線段的去掉,說一說線段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仔細觀察線段,你發現他們還有什么特征?(有長有短)

        講解完后,師:現在你閉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線段是什么樣子的。

        二、鞏固線段特征

        1.從生活中和圖形中找出線段

        師:其實我們身邊也蘊藏著許多許多的線段,不知道細心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比如我們的小尺上就有線段,你能找一找嘛?

        師:你再觀察一下你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是線段?并指出端點。

        師:聰明的小朋友不僅幫喜羊羊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還能從身邊的物體中找出線段,我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從我們學習的圖形王國里找到線段的,想不想來挑戰一下?

        展示

        師:這是一個幾邊形?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嗎?(分別請同學指出線段和端點)

        然后獨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題,展示成果后,讓學生猜測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等分別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由此可得:幾邊形就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2.從長方形紙上折出線段

        師:同學們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闖過了一關又一關,村長又出難題了??蠢蠋熯@里,(將紙對折)告訴我我折出的這條折痕是不是線段?端點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條比她短的線段?比它長的呢?最長的呢?

        師:比較一下這三條線段的長度,你有什么發現?(有長有短)

        3.學會畫線段

        (1)讓學生試畫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那么多線段,你能不能選擇一條畫在你的作業紙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畫?

        (2)展示學生作品并交流,作線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并評價。

        預設學生線畫的不直,師:大家來評價一下他的線段畫的完美嗎?哪里有欠缺?

        預設學生少一個端點,師:他的線段畫的完整嗎?少了點什么?

        (3)老師演示線段

        師:左手用力按緊米尺,另一只手沿著米尺的邊從左往右畫出來一條線,然后再線的兩端畫出兩個小豎線代表端點。這樣一條完整的線段就完成了。

        (4)學生鞏固畫線段

        師:現在,你能畫出一條比剛才更漂亮的線段嗎?同桌互相欣賞。

        【篇5】202310的認識課件

        活動目標:

        1、能用“第1”至“第10”表示10以內物體排列次序。

        2、學習從叁維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門牌“3-402”

        材料配套:PPT課件,幼兒操作材料《小動物搬家》(學具)。

        活動指導:

        1、打開PPT課件,以“送包裹”游戲的形式,復習從不同方向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

        游戲“送包裹”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快遞員要給小動物們送包裹,可是小動物們的新家沒有門牌號,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們給新家貼上門牌吧!

        引導幼兒給小區樓房標注樓號、樓層和門牌號,復習從不同方向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

        觀察小區的樓房:小區有幾棟樓房?怎樣給每棟樓標上樓號?1號樓在哪?

        觀察樓層,了解樓層是從下往上數的:小區里的樓房有幾層呢?第一層在哪里?

        觀察房間,了解房間是從左往右數的:每層有幾個房間?(引導幼兒觀察并數出房間數,明確從左往右數。)

        2、游戲“貼門牌”,學習從叁維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

        出示小兔家的門牌“3-402”:這是小兔家的門牌,上面寫著什么?最前面的“3”表示什么?“402”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2”又表示什么意思?

        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將小兔家的門牌“3-402”貼在相應的房間上,并用“3號樓第4層第2個房間”表述自己找到的結果。

        引導其他幼兒檢查門牌與房間是否對應:他(她)找對了嗎?是這個房間嗎?你們怎以知道的?

        3、提供操作材料《小動物搬家》,引導幼兒學習從叁維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

        引導語:小動物們搬新家啦!請小朋友根據門牌號找到小動物們的新家,并將門牌連到對應房間的門上。

        教師觀察,對操作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將《小動物搬家》的材料投放到數學區,引導幼兒繼續操作與練習,還可以在此基本上拓展“送快遞”的內容,請幼兒將包裹送到相應的房間。

        家園共育:建議家長帶幼兒看電影時,引導幼兒根據電影票上的信息“X號廳”“X排X號”,找到相應的座位。

        本文來源:http://www.associatedgynreno.com/ziyuanfenlei/81319/